近日,《自然通讯》上发布了一篇名为《短暂的雷帕霉素治疗可避免宿主对AAV递送的抗HIV抗体产生不必要的免疫反应》的文章。
这项研究的重大突破在于,成功解决了腺相关病毒(AAV)基因疗法在递送抗HIV广谱中和抗体(bnAbs)时,宿主免疫系统产生抗药物抗体(ADA)导致疗法失效的核心难题。
研究人员通过在AAV给药的关键“窗口期”内,进行仅14周的雷帕霉素(Rapamycin)短暂干预,有效利用该药物增加调节性T细胞(Treg)的数量,从而成功“劝导”免疫系统建立对bnAbs的长期免疫耐受。
这一策略在恒河猴实验中实现了80%的高成功率(15次尝试中12次成功),确保了抗体在停药后仍能长期、稳定地在体内高浓度表达,从而有望将HIV防治模式从反复输注革新为 “单次注射、长期保护”,极大地解锁了HIV基因疗法的“功能性治愈”潜力。
01
从“输血”到“造血”的跨越
在对抗HIV病毒的漫长战役中,广谱中和抗体(bnAbs)被视为极具潜力的“杀手锏”。它们能够像“特种部队”一样,高效识别并清除多种变异的HIV毒株。
然而,传统的抗体疗法存在两大痛点:一是成本高昂,二是需要定期、反复的静脉注射,患者依从性难以保障。因此,科学界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体抗体工厂”——通过基因疗法,让患者自身细胞持续不断地生产和供应抗体,达到一针终身的理想效果。
02
免疫系统为何“拒绝接收”?
实现“自体抗体工厂”的关键载体是腺相关病毒(AAV)。
AAV的使命:AAV被比作“高效快递”,它将编码bnAbs的基因“设计图纸”准确无误地递送到肌肉等长寿细胞中。
免疫排斥:遗憾的是,这项技术常被宿主免疫系统“截胡”。免疫系统会将AAV递送的bnAbs视为“异己分子”,迅速产生抗药物抗体(ADA)。
后果严重:ADA的出现等同于“免疫警察”清除“体内工厂”的产品,导致抗体水平骤降,治疗效果功亏一篑。这也是AAV基因疗法走向临床应用的最大阻碍。
03
雷帕霉素的“免疫劝导术”
面对这一难题,美国迈阿密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提出并验证了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在AAV给药的关键“窗口期”,短暂地使用免疫调节剂——雷帕霉素(Rapamycin,即西罗莫司)。
雷帕霉素本身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抑制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其安全性有保障。研究人员的思路是:用雷帕霉素来“劝导”免疫系统,让它在抗体工厂建立初期保持“克制”与“容忍”。
04
令人振奋的成功率
研究人员在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恒河猴)身上进行了严谨的试验:
小鼠实验(12周短暂治疗):所有接受雷帕霉素治疗的小鼠均未检测到针对bnAb的ADA。它们的体内抗体水平持续保持稳定,而未接受治疗的对照组则迅速产生ADA并失效。
恒河猴实验(14周短暂治疗):猴子同时注射了三种关键bnAbs(3BNC117、10-1074和PGT145)的AAV载体。
成功率高达80%:在总共15次抗体递送尝试中,有12次实现了长期、连续的抗体递送。即使在停用雷帕霉素后,抗体水平依然维持在有效的治疗浓度。
05
剂量精准与Treg细胞
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成功的关键机制:
剂量是王道:少数几次递送失败的案例,都发生在雷帕霉素血药浓度降至亚治疗水平(低于有效剂量)的猴子身上。这强调了在AAV给药后的特定“窗口期”,必须严格控制雷帕霉素的精准剂量。
和平使者Treg:雷帕霉素的成功得益于它对免疫细胞的调控。它能显著增加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Treg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维稳部队”,能够主动抑制针对bnAb的免疫排斥反应,从而为“抗体工厂”的长期运作创造了免疫耐受的环境。
06
对未来HIV防治的深远影响
这项研究通过短暂的药物干预,高效解决了AAV基因疗法应用中的核心免疫障碍,为HIV的预防和治疗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革新治疗模式:从此前的反复输注,转向单次注射、长期保护的模式。
功能性治愈希望:长期、稳定的bnAb高浓度表达,有望实现对病毒的持续抑制,甚至为最终实现功能性治愈提供了坚实的路线图。
研究团队指出,下一步将致力于通过更完善的猴子试验,确定雷帕霉素的最优剂量和最短治疗周期,以期早日将这项突破性技术推向人体临床试验,造福全球的HIV感染者及高危人群。
文章标题:Transient rapamycin treatment avoids unwanted host immune responses toward AAV-delivered anti-HIV antibodies
作者:Fuchs, S.P., Mondragon, P.G., Zabizhin, R. et al.
DOI:doi.org/10.1038/s41467-025-63970-6
编译:松鼠哥
【转载声明】
本文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小编,获取转载许可。
【医疗声明】
本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如有任何健康问题或疑虑,请及时咨询医生或其他专业医务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