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体检查出HIV“阳性”,怎么办?
发布日期:2025-05-04
点击:次
 |
有朋友跑来问:60多岁的老父亲,体检时查出来HIV“阳性”,医院让过2周再来复查。回家问老头有没有过类似“不洁性行为”这样的事,有点支支吾吾的,看样子可能是有的啦。这种情况,要怎么办?是不是真的感染了!一家人有没有风险?会不会很快发病?
遇到家人“HIV阳性”怎么办?
不管是谁,遇到“HIV阳性”都会瞬间都会懵逼,作为家人也会紧张、恐慌,但此时最崩溃的一定是感染者自己。
面对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慌乱、焦虑、悲伤、愤怒交织,往往让整个家陷入一时的僵局。然而,此时最应该保持冷静,以免干扰大家正常的决策。
冷静下来,可以参照如下步骤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一步:HIV初筛“阳性”并不等于HIV感染
关于艾滋病检测,所有的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试验、化学发光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层析试验等,还包括HIV快检(HIV试纸),这些HIV初筛方法都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的情况。
假阳性的意思:就是患者本身并没有感染艾滋病,但HIV检测结果却出现“阳性”结果。因此大家一定要明白,艾滋病初筛检测“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家人已经确诊感染了艾滋病(HIV)。初筛结果很可能存在误差,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复筛、确证检测来确认。
看到“阳性”报告单,患者和家人此时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脑中一片空白的情况是非常正常的。大家的某些情绪宣泄——哭泣、发呆、害怕,这些都是对突如其来的冲击做出的正常反应。
冷静下来之后,可以给自己一分钟:深呼吸、闭眼、感受脚下的地面。提醒自己和大家HIV初筛“阳性”,并不代表着艾滋病感染,很可能是假阳性!艾滋病可治、可控,早已经不是死刑,而是一类慢性病了。
第三步:科学的艾滋病确诊流程
遇到初筛“阳性”的情况,一般医院或者疾控会要求2-4周后进行复检。通过复筛试验,相当一部分的初筛“阳性”,最终会得到“阴性”结果,即排除艾滋病感染。如果复筛试验,仍然还是阳性或者不确定的情况,则需要前往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或核酸检测(NAT)确认。
如果确证试验最终阴性,则可以报告阴性,排除艾滋病感染。如果确证试验HIV-1/2抗体阳性,则可以出具HIV-1/2抗体阳性确证报告,即感染了艾滋病。只有看到最终的确证试验阳性,才能最终确诊艾滋病感染。
第四步:启动治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
如果不幸确诊感染了艾滋病,需要特别强调的是,HIV感染≠艾滋病(AIDS),通过规范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HIV已是可控的慢性疾病了。
早发现、早确诊、早干预、早治疗,是艾滋病患者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最佳选择。现阶段,感染了HIV病毒,患者需要每天定时、定量服药,定期检查治疗效果。持续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并保证良好的依从性,可以大大降低艾滋病相关死亡风险,大大延长患者的生存寿命和生活质量。
对于艾滋病患者,此时需要和自己的配偶或稳定X伴侣沟通感染情况,并建议对方及早进行HIV检测。如果继续存在性行为,应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切勿中途脱落,必要时伴侣可以服用PrEP与PEP药物。
尽管生活中血液交叉感染风险很低,但患者的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建议专人使用。患者遇到外伤、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包扎、消毒,并清理遗留的血液,避免血液接触到家人、尤其是小朋友的新鲜伤口。
除此之外,一家人日常生活,共出一个屋檐,饮食起居,衣食住行,这些正常的生活接触,可以认为不需要恐慌艾滋病。
信息来源:【互联网】
排版编辑:【高翔】
信息发布:【阿杰】
项目支持:【梦想健康】
联系方式:13999198395 QQ\微信:137655 公益转编,侵删
新疆乌鲁木齐艾滋病检测、艾滋病阻断、HIV检测、HIV阻断、公益组织、感染者咨询 电话13999198395
姓名 |
电话 |
HIV药物阻断 |
|
HIV药物预防 |
疫情期间HIV药品借药援助 |
采血结果查询 |
|
HIV检测 |
|
A友健康互助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