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男性行为(MSM)群体中,为提升双方的性X爱体验、延长房事时间、缓解进入时的疼痛而使用某些“助性”药物(如Rush Poppers、伟哥、拉特洛尔等)已成一种常态。
有调查显示,96–100%的HIV感染者曾在高危性行为时使用过Rush Poppers(简称Rush)等此类“助性”药物,这无形中放大了艾滋病的暴露风险。
MSM人群通过药物助兴的同时,往往也会带来过度兴奋,行为爆裂,避孕套滑落、频繁无保护关系等“高危”时刻。
男男同性性行为中,HIV的传播的风险较高,尤其是被动一方(0/被进入一方)。单次男男无保护肛-交性行为中,被动方感染HIV的行为风险约为1.38%(每100次行为约为1.38次感染)。
男男同性性行为中,主动一方风险同样较高(1/进入一方),单次男男无保护肛-交性行为中,插入方的传播风险约为0.11%(每1000次行为约为1.1次感染)。
男男同性性行为中,0/1双方感染风险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被进入一方直肠粘膜非常的薄弱,缺少润滑的情况下,容易在行为过程中出现黏膜损伤的情况。此时直接接触到艾滋病感染一方的前列腺-精X液,则更容易传播感染艾滋病。
如果男男性行为时,配合着某些“助性”药物,甚至群体X行为发生,则可能大大增加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助性药物+无保护行为=加重“高危风险”
药物松弛+性兴奋
诸如Poppers(亚硝酸异丙酯)、伟哥(Sildenafil)、拉特洛尔(Raltegravir)等血管扩张剂,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双方的快感、延长勃起和性行为时间;但药效可能导致生殖器/直肠黏膜血管扩张、敏感度下降,更容易忽视避孕套破裂、滑脱或错位。
药物的风险放大作用
助性药物可能导致行为时产生人难以察觉黏膜微创、甚至出血;超长时间的性X爱,也更可能导致生殖器黏膜的损伤。口腔、直肠或肛门黏膜一旦破损,损伤处直接接触艾滋病一方的血液或者某些高危体液(精液/直肠液),则HIV就有了进入人体的快速通道。
多重性伴与群体聚会
配合助性药物使用的情况,一些男同圈子里社交App“面基”、“群体X派对”等活动层出不穷。部分男同人群已经形成了“圈子”文化,存在性伴侣偏多,陌生人“一夜情”行为,伴侣关系不太固定的情况。
使用助性药物,多性伴侣,频繁的性行为,短时间内高频次无保护行为,可能会将艾滋病暴露风险推至高点。
本次报告新增艾滋病感染病例中,50岁及以上中老年病例,占比77.4%,男女性别比2.3:1。新增中老年病例占比接近80%,多么让人吃惊的数据。
【责任编辑:阿杰 邮箱:xjpop@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