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男性朋友跑来讲:一个多月前,有过一次和性工作者的不洁性行为,现在觉得浑身没劲、反复发烧,会不会是感染了艾滋病?如果真的感染艾滋病了,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
今天就来讲一下这个问题:
艾滋病感染初期,多数感染者并不能及时发现
当男性初次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后,通常在行为后的 2-12 周内,身体会进入急性期,这是人体免疫系统与病毒的首次 “交锋”。
这个阶段,HIV病毒在疯狂复制,人体内病毒载量飙升,CD4细胞迅速下降。此时约 50% - 90% 的感染者会出现一系列身体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比较轻微,并且与普通流感或感冒相似,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发热:最常见的身体 “预警信号”
发热是艾滋病急性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感染者体温一般维持在 38℃左右,部分患者体温可能超过 38.5℃。这种发热不同于普通感冒的短暂发热,它通常会持续 1 - 3 周,随后可自行缓解。
皮疹:不容忽视的皮肤异常
约 70% 的急性期感染者会出现皮疹,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皮肤预警信号。皮疹通常表现为红色或暗红色的斑丘疹,大小不一,直径约 2-5 毫米,多出现在胸部、背部等部位,也可能蔓延至四肢。
淋巴结肿大:免疫系统的 “求救信号”
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 HIV 入侵时,淋巴结会率先做出反应。急性期感染者常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一般为直径 1 - 2 厘米的无痛性肿块,质地柔软,可活动。这些肿大的淋巴结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部分患者会误以为是上火或炎症引起,从而错过最佳检测时机。
其他伴随症状
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艾滋病急性期还可能出现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其中,腹泻较为常见,每日可排便 3 - 5 次,大便呈水样或糊状,且常规止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关节疼痛等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都在提示身体正遭受病毒的侵袭。

潜伏期:表面“健康”,实则身体被慢性消耗
所谓的“无症状期”,并不是病毒消失了,而是免疫系统和病毒形成了一种短暂的平衡。
这一阶段可以持续多年(平均6-8年),甚至长达10年,这段时间病毒仍在缓慢攻击免疫系统。很多男性在这段时间会表现出一些不容易引起重视的身体变化:
慢性疲劳,体力下降
以前工作能连轴转都没有问题,现在浑身疲乏,尤其是剧烈运动后,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这可能不是“年纪大了”,而是体力和免疫系统在长期作战中被慢慢消耗。
体重缓慢下降
没有刻意节食锻炼,体重却还是轻了好几斤,长期看上去“瘦了一圈”。这可能是人体基础代谢增加和吸收功能下降的共同结果。
反复的皮肤问题
容易长痘、毛囊炎、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或莫名其妙的湿疹、皮肤瘙痒,这些都可能是免疫系统失调的表现。
常常感冒、感染
经常感冒,牙龈炎、肺炎、支气管炎动不动就找上门,说明免疫屏障已经被慢慢蚕食。

进入艾滋病期:免疫系统崩塌,感染全面爆发
如果感染者没有接受治疗,HIV感染最终会进入艾滋病期。
这个阶段,CD4细胞数量大幅减少( 200),免疫功能几乎瘫痪,全身开始出现多种“机会性感染”,症状包括:
持续高热、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舌白膜)、带状疱疹反复发作、肺孢子虫肺炎(PJP)、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
特别是在男性中,经常会发现一些令人忽视却又关键的变化:
性功能下降:包括勃起困难、性欲减退,原因在于病毒侵袭下的系统性衰弱与内分泌紊乱。
睾丸萎缩、乳腺增生:部分男性会表现出激素异常。
情绪波动剧烈:焦虑、抑郁、失眠,甚至出现轻微认知障碍。
这时候的身体,已经不仅仅是“生病”,而是陷入免疫失控、身体逐渐进入崩溃边缘。
“有没有症状”不能判断艾滋病感染
之前有朋友问:“我没啥症状啊,是不是就没事了?”
答案是:错,早期HIV感染完全可以毫无症状。
无论有没有症状,只要存在高风险行为,比如:
未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无论男女或男男)、多性伴、陌生人一夜情、商业性关系、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纹身等)
哪怕只是“偶尔一次”这样的高危行为,没有排除艾滋病感染前,同样建议及时检测。如果真的不幸感染了艾滋病,切记:
如今抗病毒治疗(ART)已经非常成熟,只要能早发现、规范治疗,就可以:抑制病毒复制、维持免疫功能、拥有与普通人基本无异的预期寿命
很多时候,男性往往更容易忽视身体的轻微变化,认为“偶感风寒,撑一撑就过去了”。但对于HIV来说,“撑一撑”的代价,可能就是晚发现、晚治疗,甚至疾病全面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