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公益 > 最新资讯

科普 | 别让丙肝悄悄“搞破坏”

发布日期:2025-07-28 点击:
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我国今年宣传主题为“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

在常见的肝脏疾病中,丙肝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却又不容忽视的"健康杀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丙肝防治的核心知识,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1

认识丙肝

 

 

丙肝,即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约有7100万人感染丙肝病毒,每年因丙肝相关疾病死亡的人数达39.9万。在中国,丙肝的感染人数也不容小觑,且呈上升趋势。

 

 

 

2

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这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例如,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的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等医疗器械;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导致皮肤黏膜破损的物品。

2.母婴传播: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给新生儿。不过,母婴传播的概率相对较低,约为5%-10%。

3.性传播:与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有感染丙肝的风险,但性传播的几率相对较小。

 

 

 

3

症状表现

 

 

丙肝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在感染初期没有明显症状,或仅表现出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肝区疼痛、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4

诊断方法

 

 

1.丙肝抗体检测:这是筛查丙肝的常用方法。如果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可能感染过丙肝病毒,但不能确定是否为现症感染。

2.丙肝病毒核酸(HCV-RNA)检测:若丙肝抗体阳性,需进一步进行HCV - RNA检测。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即可确诊为丙肝现症感染。

3.肝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评估肝脏功能是否受损。

 

 

 

5

治疗手段

 

 

近年来,丙肝的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出现,使丙肝的治愈率大幅提高。DAAs药物疗程短,通常为12-24周;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治愈率高,可达95%以上。

 

 

 

6

预防措施

 

 

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血:尽量减少使用血液制品,如需输血,应确保血液来源安全。

2.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私人物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纹身、穿耳洞等操作。

3.加强母婴阻断:对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应在孕期进行规范管理,分娩后对新生儿及时进行检测和干预。

4.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传播风险。

 

 

 

丙肝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其防治知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降低疾病危害。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守护肝脏健康!

 

来源:江苏省健康科普资源库、淮安疾控
 

信息发布:【高翔】

项目支持:【梦想健康】

联系方式:13999198395 QQ\微信:137655 公益转编,侵删

新疆乌鲁木齐艾滋病检测、艾滋病阻断、HIV检测、HIV阻断、公益组织、感染者咨询 电话13999198395
姓名 电话
HIV药物阻断
HIV药物预防
疫情期间HIV药品借药援助
采血结果查询
HIV检测
A友健康互助群
用户评论
新疆融爱健康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