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是国家关爱妇女儿童的重要举措,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有重大意义。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感染者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高。

1
艾滋病病毒(HIV)在哪里呢?
血液:HI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血液中的病毒载量在感染初期会较高。
精液:在男性中,精液中含有大量的HIV病毒,是性传播的主要途径。
阴道分泌物:女性的阴道分泌物中也含有HIV病毒,尤其在经期等特殊时期,病毒含量可能增加。
乳汁:对于哺乳期的女性,乳汁中的HIV病毒可以通过婴儿吸吮传播。
伤口渗出液:在某些情况下,伤口的渗出液中也可能含有HIV病毒。
这些体液中的HIV病毒可以通过特定的途径传播给他人,因此了解这些传播方式对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2
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呢?
1、性接触传播:男女或男男之间无保护性的性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性伴侣越多,被感染的风险越大。
2、血液传播:输入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及能够刺破皮肤的工具等都可传染艾滋病。
3、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以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时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3
感染艾滋病后可出现哪些信号?
被HIV感染但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他们和一般人一样,没有任何不同。从HIV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潜伏期可达6个月至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有下列症状,应即到正规医院检查
1、频繁腹泻和食欲减退;
2、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3、疲倦、体重迅速下降;
4、反复发热和盗汗;
5、皮肤紫斑和口腔白斑。
4
什么情况下不会感染艾滋病?
可以生健康的宝宝,但需要在孕早期尽早接受艾滋病检测。如果发现感染艾滋病,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孕期规范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治疗、产科干预、婴儿出生后及时规范治疗和人工喂养,可有效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HIV感染妈妈的喂养策略
1、使用配方奶粉喂养宝宝避免母乳喂养;
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使用混合喂养。
如有下列症状,应即到正规医院检查;
1、频繁腹泻和食欲减退;
2、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3、疲倦、体重迅速下降;
4、反复发热和盗汗;
5、皮肤紫斑和口腔白斑。
二、什么是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危害很大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传染性强,可引发多种器官损害,如果梅毒孕产妇没有及时治疗,传染给胎儿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危及生命。

1
梅毒有哪些临床表现?
一期梅毒
常在感染后2~3周左右开始发病,起初表现为外生殖器的小红斑,男性多见于龟头、包皮及系带,女性多见于阴唇、会阴及子宫开口处,称为硬下疳。
二期梅毒
在硬下疳消退3~4周后出现梅毒疹,出现在全身皮肤和黏膜,表现为红色或红褐色丘疹、斑丘疹、斑块,常无发痒或仅有轻微瘙痒。
三期梅毒
此期会出现结节性梅毒疹,发生在头面部、肩部、背部,表现为呈簇状排列的铜红色结节。还会出现一种严重皮肤损害,梅毒瘤,为2~10cm的马蹄形溃疡,边缘锐利,表面有黏稠树胶状分泌物。
2
梅毒是如何传播的?
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3
梅毒如何检测?
确诊梅毒要到正规医院做血清学检测。发生多性伴侣和男男性行为者、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者定期检测,孕产妇应常规进行梅毒检测以保护自己和孩子的健康。梅毒患者应尽早告知性伴侣到医院做检测。
4
梅毒如何治疗?
梅毒是可以治愈的,首选长效青霉素治疗。梅毒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的治疗,并在治疗后定期复查和接受医生随访。怀孕妇女应尽早接受梅毒筛查,已患梅毒的孕妇应尽早接受规范治疗和围产期保健,预防胎儿感染。
5
怎样预防梅毒?
1、守性道德,保持单一的性伴侣;
2、正确使用避孕套;
3、拒绝毒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4、提倡婚前、孕前、孕早期进行梅毒检测,一旦发生感染及时治疗,是完全可以预防先天梅毒的发生的。
6
梅毒孕产妇可以生健康的宝宝吗?
可以。梅毒感染妇女怀孕后,尽早到医院接受检测和规范治疗,并在治疗后定期复查。婴儿出生时接受规范的预防性治疗,梅毒母婴传播是完全可以被阻断的。
7
梅毒感染妈妈喂养策略
1、可以母乳喂养;
2、孕期规范治疗,婴儿接受预防性治疗只要没有乳房及乳头破溃。
什么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HBV是一种DNA病毒。

1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进入人体血液,造成感染,主要传播途径:
1、母婴传播;
2、血液传播;
3、性传播。
2
如何预防乙肝的母婴传播?
第一步:尽早筛查确诊
所有孕产妇在孕早期(孕13周前,越早越好)或初次产检检查时,应行乙肝筛查,尽早明确感染状况。如确诊感染,应积极接受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降低乙肝感染对母胎的不良影响。
女性怀孕前已诊断乙肝感染,建议经医生评估后科学备孕,同时做好孕前优生检查,增补叶酸。
第二步:孕期规范干预
若孕期确诊乙肝感染,应定期行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定量检测。若病毒载量较高或者乙肝e抗原阳性,充分咨询、知情同意后一般于孕24-28周开始抗病毒治疗,具体可咨询医务人员。
第三步: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干预
所有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均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越早越好)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并在1月龄、6月龄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0、1、6月3针方案)。在完成最后一剂乙肝疫苗接和后1-2个月,应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明确宝宝是否阻断成功。
3
乙肝妈妈的喂养策略
1、可以母乳喂养;
2、宝宝出生后尽早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3、喂奶前洗手,擦拭奶头;
4、奶头皲裂或婴儿口腔溃疡,暂停母乳喂养;
5、孩子和妈妈的用品隔离;
6、婴儿7-12月龄时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
消除母婴传播,我们在行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是技术进步,更是爱的传递,是每个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担当。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也呼吁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推动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为提高人口素质,幸福千家万户做出贡献!
来源:重庆大渡口区妇幼保健院、定西市安定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