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行为后,一般多久会出现症状?
艾滋病(HIV) 是一种比较慢性的病毒感染,感染的初期并不凶险。HIV感染的最早期(3~5天),症状往往不易察觉,但随着病情的发展,HIV感染者可能会逐渐出现一系列不同的身体反应(症状)。
一般来说,通过不洁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HIV 进入人体后,在最初的 24~48 小时到达局部淋巴结,5 天左右在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病毒成分(核酸),继而产生病毒血症,导致急性感染,以 CD4+ T 淋巴细胞数量短期内一过性迅速减少为特点。
在这个时间段,随着外周血中检测出病毒成分,病毒已经在身体各系统的隐秘位置建立了“病毒存储库”,进而病毒不断继续复制,外周血中的 HIV 病毒载量呈现指数级增长。
此时,HIV感染的急性期症状可能开始出现。
急性期症状,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 HIV 后 2~4 周,此时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已经接近高点,部分感染者(并不是全部)可出现 HIV 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表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个时间段里,很可能检测不到艾滋病感染标志物(抗体),出现的急性逆转录病毒综合征(Acute retroviral syndrome,ARS)也通常被误认为是其他病毒性疾病(例如流感)的症状,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急性HIV感染不能被及时诊断。
艾滋病感染标志物出现的时间
感染了艾滋病后有没有典型的症状?
这里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的HIV感染者都会出现急性期/初期症状,大多数患者的急性期症状都会比较轻微,持续 1~3 周后缓解。
感染艾滋病后的急性期体征和症状并没有任何的特异性,甚至一部分HIV感染者不会表现出任何急性期症状。
虽然HIV感染早期的体征或症状并不能直接诊断艾滋病感染,但也不代表症状就没有任何意义。
实际上,症状仍然可以作为判断艾滋病感染的重要依据,尤其对于一些有明确高危行为的人来说。
艾滋病感染早期出现的症状可能会类似流感症状,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
另外,高危行为后,如果出现腹泻超过一周、持续咳嗽和体重迅速下降,不明原因的皮疹、口腔鹅口疮、盗汗以及突然且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也需要考虑有可能是感染HIV后的症状。

恶心和腹泻
艾滋病急性期,感染者可能出现一系列胃肠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周,如果未及时治疗,甚至会引发慢性消化问题。
上颚的口腔鹅口疮(念珠菌病)
喉咙痛和干咳
出现喉咙痛和持续干咳,也可能是 HIV 病毒感染早期的症状。一般来说,HIV病毒感染导致的干咳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无法通过常规的咳嗽药物、抗生素药物、雾化治疗等缓解。
急性期干咳,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
盗汗
HIV感染急性期,感染者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盗汗。一般感染者在睡觉时容易出汗,甚至会弄湿衣服和床上用品,即使在凉爽、寒冷的环境中也会发生盗汗,往往还伴随着寒战、其他全身不适。
突然、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不管是急性期,还是发病期,体重减轻都是比较常见的。艾滋病感染导致的体重减轻通常比较剧烈,感染者可能突然、无法解释地减轻10%或更多。在此期间,感染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饮食或运动变化,身体的脂肪和肌肉也会被迅速消耗。






